“物業水電費不知道交多少錢?這些錢到底交給誰?”近日,市民王先生向海口網報料稱其購買了一套法拍房,準備入住卻遭到自稱是小區物業經理的威脅,如不交上前業主所欠下物業水電費,則不能入住。準備住進新房卻被物業拒之門外,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
歡歡喜喜買了法拍房,只待結清前業主所欠的費用就可以裝修入住了,沒想到麻煩不斷。對於近幾年受追捧的法拍房來説,這並非個例,畢竟交易當中,房屋沒有過户之前,“風險點”全部在買房者這邊。
與房子有關的內容一直牽動着買房人敏感的神經,房產糾紛更直接影響着家庭財產的安全性。與新房、二手房相比,法拍房具有其特殊性。法拍房具備價格相對便宜、不受限購影響等優勢,但同時也屬於較高風險資產,除了房屋信息不透明,還容易出現債權債務糾紛,其中高額隱藏費用就是法拍房交易中不容忽視的一部分,這之中包括高額税費和長期拖欠的物業費、水電煤氣費等。所以,購房者在購買法拍房時經常會遭遇很多“雷區”。
事實上,購買了法拍房的王先生主要是對物業存疑,一是希望能明確這家物業公司的相關信息;二是讓物業重裝房屋電錶,使房屋能夠正常使用;三是核實物業經理的真實身份,以及他與小區物業公司的承包關係。誠然,現代化的小區都有專門的物業服務公司來提供管理服務的,作為小區業主也應該支付給物管公司一定的費用。但在日常生活中,業主與物管公司、人員之間也會產生物業糾紛,而糾紛的處理往往會產生示範效應,一旦處理不當將直接影響社區穩定。
面對類似問題,筆者建議,如遇糾紛,買受人可以跟物業協商,協商不成,買受人可以向法院申訴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。這對於想買法拍房的“小白”來説,也是一個提醒,買房前需要做好房子的前期調查,最好在報名競拍前,先將一切隱患瞭解清楚並逐一排除,把風險降到最低,避免吃啞巴虧。(李琳)
掃碼可關注“黃燈籠辣評”微信公眾號
·凡註明來源為“海口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、美術設計等作品,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。未經本網書面授權,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·凡註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